注意
本文基于日文维基的页面1翻译,相关引用也以日文维基记述的内容为准,如有发现错误请在评论区指出以供更正。

MSA-0011 S高达
一种第四世代的联邦军原型可变机动战士
简介
S高达(スペリオルガンダム、SUPERIOR GUNDAM)是一种登场于「高达系列」的架空兵器,属于有人操纵式机器人兵器「机动战士」的一种。其初出是连载于杂志《ModelGraphix》的小说《高达前哨战》。
S高达是属于作中登场势力之一的「地球联邦军」的试作机,其开发时期与《机动战士高达ZZ》的主角机ZZ高达同期。它不仅有着和ZZ高达相同的单一机种可以分离成三台飞行器的功能,还可以通过换装·加装各种可选部件来切换成不同的形态。由于它的控制系统搭载了特殊了人工智能,所以本机也可以当作无人机使用。作中本机的主机师由配属在「α任务部队」的「獠·鲁兹」担任,与由叛乱的联邦军组成了敌方势力「新迪赛斯」交战了数次。
本机的机械设计者为KATOKI HAJIME(カトキハジメ,《前哨战》连载时笔名为「かときはじめ」)。
S高达本来的书面名称就是スペリオルガンダム(SUPERIOR GUNDAM),但是,在当年模型化的时候为了避免和既存的商标スペリオル(SUPERIOR)相冲突,商品名采用了原词的首字母从而变成了S高达2 。在这之后,似乎纸媒体上都采用了写作S高达,读作Superior高达的表述方式。
设计
据参与了《高达前哨战》的企划的朝野正彦所说,万代方面提出了「最强的高达」这一概念。由于企划时《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还未上映,企划方决定参考《机动战士Z高达》与《机动战士高达ZZ》来进行设计。本机的设计参考了ZZ高达变形 · 合体 · 分离的要素,在设定画讨论阶段KATOKI HAJIME提出了以「伊欧塔 · 高达」为名的画稿。 对于这个画稿,当时正在进行企划的《ModelGraphix》编辑部内部出现了“这不是高达”这样毁誉参半的评价。在此画稿在以历代传统的三原色上色编辑部对本机又做出了“可以看出来是高达“的结论。根据KATOKI的原案,本机的名称为伊欧塔 · 高达。在这之后,由于《高达前哨战》的制作组得到了《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新高达叫Hi-S高达的消息,他们决定将本机的名字改做读作”シュープリームガンダム“或者” スプリームガンダム“(两种读法对应的英文都是SupremeGundam)的S高达。尽管S高达最早在日本模型展上以这个称呼展出,可最后修正成了和商标一样的スペリオルガンダム(SUPERIOR GUNDAM)3 。
设定解说
S高达是阿纳海姆电子在Z计划中以究极的高达为目标开发的MS,其分代为第四代MS4。它在开发时的代号为「ι(伊欧塔)高达」5 ,开发时间与ZZ高达平行67(也有资料将其视作ZZ高达的再设计机 [8-9] )。S高达和过去的RX-78一样采用了核心模块系统8,其机体由A部分(上半身)、B部分(下半身)、C部分(核心模块)构成,各个部分都单独搭载了核聚变炉与驾驶舱,分离时各个部分也可以独立活动4 。
另外,由于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可动式框架设计(较其他MS的可动式框架而言)和可变合体式的结构,其自由度与框架的数量都达到了一般MS的2倍以上。S高达在设计时就采用了模块化结构,所以本机拥有足以胜任各种人物的种种可选装备。然而,由于机体模块化的进化与换装系统的复杂化,导致本机的设计难度加大,制造成本提升 4 。另外,为了控制复杂的武装系统与追加设备,本机搭载了以将MS无人化为最终目的人工智能ALICE,其在战斗时可以发挥出的准确的判断能力不仅可以在战斗时向搭乘者给出建议,甚至还能进行自动战斗9。
S高达总计制造了四台1011,一台编入了α任务部队,还有一台Ex-S高达被配属在了拉萨近郊的尼泊尔地区(当时地球联邦军的本部位于此处)12。阿纳海姆除了制造了四台S高达之外还制作了数套计划之外的可选装备10。S高达拥有包括部分纸面计划的数种变种,在各个计划编号中,100系列是普通式样、200系列是Ext、300系列是Bst、400系列是不属于100-300系列的新式样10。
机体构造
核聚变炉
S高达的A、B、C部分都搭载了用于推进的核反应引擎。其中A、B部分搭载的反应炉也是MS形态时S高达的动力源,这些反应炉分别位于两肩部与两大腿部(每处一台,共计四台)。因此,S高达在战斗中受损也可以避免同时失去所有反应炉。另外,在战斗中还可以将受损的肩部与大腿模块抛弃。由于反应炉的出力有一定冗余,S高达即使是失去了四台反应炉中的两台还可以继续战斗13。
平衡稳定器 stabilator
位于机身背部的大型平衡稳定器是S高达AMBAC系统的一部分。由于S高达的尾状平衡稳定器在G巡洋者和A部分的飞行形态会变成机首,所以结构和Z plus的平衡稳定器相比要复杂得多13。尾状平衡稳定器的内部空间主要被推进剂占据。除此之外,它还搭载了用于在变形为机首时使用的传感器和电子设备14。另外,位于A部分肩部的主翼也具有副稳定器的功能,可以辅助机体进行细微的姿态控制13。
核心模块系统
RX-78采用的核心模块系统,在量产RGM-79时为了削减成本而遭到废除。然而,由于胶囊式的线性座椅逃生舱经常无法逃脱核反应炉的爆炸,并且MS的机载电脑随着MS的可变化与复杂化变得越来越昂贵,核心模块系统重新回到了开发人员的目光里。虽然阿纳海姆电子在ZZ高达上搭载了同样的系统,但是其还是具有A部分的机师难以脱离的问题。S高达在MS形态时会将A、B、C部分的驾驶舱集中到一处并固定。紧急时期可以同时让A、B、C部分的机师同时脱离到安全圈。由于本机还采用了热核喷气火箭引擎,所以本机在大气圈中也可以飞行。就算机师失去意识也可以将其安全送回母舰或基地。由于S高达的主电脑采用了ALICE,开发时就要求采用性能强大的逃生系统13。核心模块结构驾驶舱内装备了全周天显示屏,机师平时看见的影像是机载电脑根据机体摄像头捕捉的画面绘制的CG。另外,本机还实验性的导入了Arm · Raker(指CCA中那种常见的控制形式,球状)15。
ALICE
本机最大的特征就是实验性的搭载了人工智能“ALICE”。本系统的开发目的是MS的无人化。但是,联邦军的部分势力害怕取消有人驾驶员会使他们丧失既得利益(而且强化人性价比更高),从而施加压力使本计划冻结(要出处)。“ALICE”的名称来源是“Advanced Logistic&In-consequence Cognizing Equipment= 先进型逻辑与非逻辑认知装置”的首字母缩写 9 。
武装
头部INCOM
INCOM属于一种有线式准塞克谬全方位攻击武器。功率为3.8MW. 本武装根据从奥古斯塔研究所泄露的资料开发,射击三次后需要返回本体补充能量14。
背部光束加农炮
功率为12MW 14 。本武装经由可动式框架与本体连接,炮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本武装性价比相对较高,FAZZ也装备了本武装 14 。但是S高达的光束加农炮是由电脑瞄准,命中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S高达在攻击发电卫星时使用了本武装,成功的破坏了目标。
大腿部光束加农炮
功率为14MW 14 。本武装为Z PLUS的光束加农炮的改良型 14 ,和一般的光束步枪相比有效射程和命中精度都有提升。本单元也是通过可动式框架与机体本体链接,因此射角十分广阔。S高达使用精灵光束炮时需要拆除本武装来让精灵光束炮来使用大腿部分的可动式框架13。
精灵光束炮
功率为56MW 14 。本武装为S高达的可选装备。使用时需要先拆除大腿部光束加农,然后把光束本体连接到右侧大腿,供能单元连接到左侧大腿,最后再让两部分在机体前方结合。由于本武装可以通过可动式框架从MS本体功能,所以可以发射比一般光束步枪功率更高的光束 13 。本机还采用了E-CAP系统,虽然威力不及米加火箭炮发射器但是用起来更容易16。本武装还在炮身前端装备了米加粒子偏向器来提升命中率。本武装还存在装备Z PLUS的碟状雷达罩版本和装备大型冷却装置的连射式样 13 。
火神炮 X 4
本武装使用了60mm的高爆弹,是用于近距离防御的固定武装 14(也有资料写作50mm17)。
尾状平衡稳定器火神炮 X 4
根据需求尾状平衡稳定器可以换装为内藏火神炮的型号 14 。
光束军刀
功率为0.9MW。放置于兼做AMBAC姿态控制装置的膝部“光束军刀收纳单元 14(也有资料将这部分记作“sabre holder” 另外,由于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可动式框架设计(较其他MS的可动式框架而言)和可变合体式的结构,其自由度与框架的数量都达到了一般MS的2倍以上。S高达在设计时就采用了模块化结构,所以本机拥有足以胜任各种人物的种种可选装备。然而,由于机体模块化的进化与换装系统的复杂化,导致本机的设计难度加大,制造成本提升 4 。另外,为了控制复杂的武装系统与追加设备,本机搭载了以将MS无人化为最终目的人工智能ALICE,其在战斗时可以发挥出的准确的判断能力不仅可以在战斗时向搭乘者给出建议,甚至还能进行自动战斗18)。
分离与合体
S高达分离后的各个部分都能变形为飞行形态,标准变形方式为核心战机“G核心”、上半身部分“G攻击机(A部分)”、下半身部分+精灵光束炮“G轰炸机(B部分)”。拥有相似机构的ZZ高达分离时由于各个部分的推理存在差异,所以同时行动时的平衡较差,但S高达的各部分的推力差异相对较小19。
G核心
C部分。虽然机头形状类似RX-78的核心战机,但推进器区域采用了双体式的结构19。本机存在两种变种:装备了Ex-S模式的推进器背包的核心推进机*19与改装为大气圈内式样的FF-08GB19。C部分。虽然机头形状类似RX-78的核心战机,但推进器区域采用了双体式的结构。本机存在两种变种:装备了Ex-S模式的推进器背包的核心推进机*19与改装为大气圈内式样的FF-08GB20。
G攻击机
A部分。攻击力优秀,主要武器为MS形态是固定在背部的光束加农。和G轰炸机相比平衡性更好,运动性高 19 。尾状平衡稳定器替换为火神炮搭载型时机头会有四门火神炮 19 。
G轰炸机
B部分的飞行形态,火力优秀,除了装备了精灵光束炮之外,还可以让通常的光束加农指向飞行方向。主翼设有四处挂点,可以挂载导弹的装备来提高火力 19。
剧中活跃
主机师为主人公獠 ·鲁兹。本机在剧中作为α任务部队的主力活跃。本该被封印了的“ALICE”数次发动,好几次不理会机师的操作擅自击毁敌人。本机在作中活跃在培曾攻略战与大气圈附近的最终决战时。培曾攻略战时本机与Z PLUS与FAZZ等僚机共同和新迪赛斯的MS队战斗。最终决战时本机与特修 ·克雷与法斯特· 赛德驾驶的机动装甲(MA)黄道面和乔修 ·奥夫修驾驶的塞克· 兹维交战(连载版为克雷与奥夫修驾驶的塞克 ·兹维两机)。故事结尾,为了拯救在大气圈上层陷入危机的獠等人,“ALICE”觉醒。为了让机师们脱离,“ALICE”强制抛离了G核心。在这之后,“ALICE”控制分离的A· B部分重新合体,击破了特修 ·克雷等人乘坐的穿梭机,最后因为大气摩擦烧毁在大气圈。另外,还暗示了“ALICE”无法被修复,而G核心成功进入大气圈并与友军汇合。
参考来源- Sガンダム – Wikipedia[↩]
- 『モデルグラフィックス 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ン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绘画、1989年9月、124页。ISBN 4-499-20530-1[↩]
- 『モデルグラフィックス 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ン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 大日本绘画 、1989年9月、68-71页。ISBN 4-499-20530-1[↩]
-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绘画 、1989年9月、76-79页。ISBN 4-499-20530-1[↩][↩][↩][↩]
- 塑胶模型「MG 1/100 Ex-S高达/S 高达 」[↩]
-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绘画 、1989年9月、135页。ISBN 4-499-20530-1[↩]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ガンダムウェポンズ ニュ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編』ホビージャパン、2001年11月、30页。ISBN 4894252600[↩]
- 『1/144 高达』万代、1988年9月、组装说明书[↩]
- 『1/100 MG S高达』万代、2002年10月、组装说明书、2页。[↩][↩]
-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260-261页。ISBN 4-499-20530-1[↩][↩][↩]
- 『GUNDAM FIX FIGURATION #0014 MSA-0011(Ext) Ex-S GUNDAM[TASK FORCE α]』的包装。[↩]
- 『アナハイム・ジャーナル U.C.0083-0099』エンターブレイン、2004年1月、34-35页 ISBN 978-4757716636[↩]
-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76-79页。ISBN 4-499-20530-1[↩][↩][↩][↩][↩][↩][↩]
-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80-81页。ISBN 4-499-20530-1[↩][↩][↩][↩][↩][↩][↩][↩][↩][↩]
- 『モデルグラフィックス 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ン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147页。ISBN 4-499-20530-1[↩]
- 『1/144 HGUC S高达』万代、2001年8月、组装说明书。[↩]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MS大図鑑Part3【アクシズ戦争編】』 バンダイ、1989年6月、96页。ISBN 4-89189-019-3。[↩]
- 『1/100 MG S高达』万代、2002年10月、组装说明书、3页。[↩]
- 『モデルグラフィックス 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ン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90-93页。ISBN 4-499-20530-1[↩][↩][↩][↩][↩][↩]
- 『モデルグラフィックス 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ン ガンダム・センチネル』大日本絵画、1989年9月、94-95页。ISBN 4-499-20530-1[↩]